摘要:美聯儲(FOMC)於會議紀要中透露出一種微妙的平衡感:一方面,通膨依舊高於目標,且關稅衝擊逐漸滲透到商品價格;另一方面,就業與經濟動能顯露疲態,使得政策層面出現了“進退維谷”的格局。從經濟現狀來看,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第一季度GDP萎縮,第二季度才略有反彈,但整體動能不足。消費支出趨緩,住宅投資下行,雖然淨出口對GDP形成正貢獻,但主要源自前期“搶進口”效應,缺乏可持續性。通膨方面,PCE
美聯儲(FOMC)於會議紀要中透露出一種微妙的平衡感:一方面,通膨依舊高於目標,且關稅衝擊逐漸滲透到商品價格;另一方面,就業與經濟動能顯露疲態,使得政策層面出現了“進退維谷”的格局。
從經濟現狀來看,美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第一季度GDP萎縮,第二季度才略有反彈,但整體動能不足。消費支出趨緩,住宅投資下行,雖然淨出口對GDP形成正貢獻,但主要源自前期“搶進口”效應,缺乏可持續性。
通膨方面,PCE與核心PCE分別在2.5%與2.7%左右,較目標依然偏高。更關鍵的是,關稅政策正在推高商品價格,而服務業通膨雖有放緩,卻不足以抵消壓力。
勞動力市場依然穩健,但也出現結構性隱憂。失業率維持在4.1%,看似接近充分就業,但新增就業日趨集中,部分族群失業率上升,換工作的薪資溢價下降,這些跡象顯示需求動能趨弱。企業回饋也顯示出招工與裁員的雙重謹慎:面對政策不確定性,許多公司選擇按兵不動。
金融市場的表像則較為樂觀。大盤科技股受益于人工智慧樂觀預期,推升標普500估值至高位;信用利差收窄,風險情緒改善。但小盤股仍低於歷史均值,顯示市場對經濟廣度的信心不足。總體來看,金融條件依然偏寬鬆,這為經濟提供了一定緩衝。
然而,風險並不缺席。會議紀要中,委員們對金融穩定性表達擔憂:高估值、房地產貸款違約上升、銀行對利率風險的脆弱性,甚至穩定幣可能帶來的支付與金融系統風險,都成為新的關注點。這意味著,美聯儲在平衡短期經濟風險與長期金融穩定時,必須更加謹慎。
在政策討論上,關稅成為焦點。多數委員認為關稅效應會逐漸傳導至消費者價格,但存在明顯的時間差。一些企業通過壓縮利潤、改造供應鏈、採用自動化來吸收衝擊,但隨著時間推移,更多公司將被迫轉嫁成本。部分委員認為關稅只是一次性價格衝擊,不會導致長期通膨;另一些人則擔心關稅會讓通膨黏性增強,難以回落。
這種分歧體現在政策立場上。多數委員支持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0%不變,以觀望資料走向。但Bowman和Waller則主張降息25個基點,他們認為剔除關稅因素後,通膨已接近目標,而就業風險正在上升。提前小幅降息,有助於對沖潛在衰退風險。
總體而言,紀要呈現出兩種風險同時存在:一是通膨再度抬頭的風險,二是就業惡化的風險。多數委員認為通膨風險更高,但少數人已將就業風險置於更突出的位置。這也意味著未來政策走向可能出現分歧,市場需高度關注即將公佈的資料。
在縮表方面,FOMC維持既定路徑,認為準備金依然充足,但承認財政部回補TGA帳戶可能帶來短期流動性緊張。這也是為何常備回購便利(SRF)在季度末的使用量創下新高。委員會強調將密切監控資金市場狀況,必要時提供流動性支持。
展望未來,FOMC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如何處理“關稅通膨”與“就業疲軟”的雙重壓力。如果通膨因關稅而居高不下,美聯儲將被迫保持緊縮立場;若就業顯著轉弱,則不得不考慮寬鬆。更棘手的是,若兩者同時出現,即所謂“滯脹”情景,則政策選擇將格外艱難。
這份紀要為即將到來的傑克遜霍爾年會定下基調。鮑威爾很可能在演講中強調兩點:一是維持政策靈活性,避免過早定調;二是強化長期通膨預期錨定的重要性。市場普遍預計9月會議可能成為轉捩點,但最終決策仍將取決於關稅效應與就業市場的資料演變。
換句話說,美聯儲正站在“十字路口”:既不能忽視通膨風險,又不得漠視就業壓力。紀要傳遞的信號是“耐心觀望、資料依賴”,這或許也是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最核心的論點。
結論:市場不確定性加劇,各類資產多空兩難,短線易迷失方向,期望投資人能鞏固景氣迴圈位階,成為五年贏家,而非五天贏家。貨幣購買力仍舊是影響黃金走勢最大的因數,此為百年來不變的定律。
黃金技術面分析
黃金價格走勢受限於下行通道,遲遲無法突破3348-3350壓力位,遇阻不過則仍需以空方進行操作。本周前四個交易日屬於窄幅振盪向下,從周、日K線的角度進行觀察,今日透過全球央行年會催化劑,有望引領今日走勢出現明確方向性。
空單持倉者守好止損、手上無單者則可於亞盤伺機介入空單。
止損建議:15美金。
支撐:3311/3313
壓力:3348/3350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分析、研究、價格或其它資料只作一般市場評論,不代表本平台立場,任何流覽人士需自行承擔一切風險,請謹慎操作。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