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投資這麼學問來說,大多成功的交易者對待交易的思路偏向理性,例如:進出有據、嚴守止損、資金控管以及卓越的排錯能力。似乎要想要穿梭在金融市場討口飯吃,必具綜合上訴所有能力,以確保自身掌握感才能夠達到成功的彼端。不過,上述都是傑出的交易員的特質。筆者認為要想在金融市場獲得成功,應該是對自己要有點瘋狂的想法與信念,還是要有點感性的成分存在。因此,筆者仍主張投資就在生活中,總體經濟資料呈現的是體感溫度,而
以投資這麼學問來說,大多成功的交易者對待交易的思路偏向理性,例如:進出有據、嚴守止損、資金控管以及卓越的排錯能力。似乎要想要穿梭在金融市場討口飯吃,必具綜合上訴所有能力,以確保自身掌握感才能夠達到成功的彼端。
不過,上述都是傑出的交易員的特質。
筆者認為要想在金融市場獲得成功,應該是對自己要有點瘋狂的想法與信念,還是要有點感性的成分存在。因此,筆者仍主張投資就在生活中,總體經濟資料呈現的是體感溫度,而不單單只是短線的利多、利空,此觀念倘若能夠鞏固,將會排除許多做多在最高點、做空在最低點的錯誤。
我認為,真正體現在金融市場成功的價值,是在眾多虧損的交易中,掌握住幾次賺得財滿缽滿,才能有效地提高整體投資資金的權益數。掌握總體經濟的本質、趨勢動向,方能達到獲勝的可能。這也是我們在今年4月不予理會經濟衰退之論述,無論股市崩盤再深,仍舊保持多方觀點毅力不搖。
時序今日,股市持續創高的條件下,我們反過來告訴投資人消費端即將進入陣痛期,但過了陣痛期後,未來再度迎接會是更票亮的美國經濟狂熱階段。
未來四年美國經濟進入結構性的改變,從川普的製造業再復興、減少美國赤字的核心精神上,體現在GDP需要的就是:國內投資增加、政府支出增加、出口增加、民間消費與進口降低。
參考美國GDP權重表現:
2025Q1實質GDP增長2.0%。
消費68.3
住宅投資4.1、非住宅投資13.80
政府支出17.20
出口10.90
進口15.10
2025Q2實質GDP增長
消費68.1
住宅投資4.0、非住宅投資13.90
政府支出17.1
出口10.70
進口13.60
(圖一、美國GDP2025Q1內涵項目比重;資料來源:M平方)
(圖二、美國GDP2025Q2內涵項目比重;資料來源:M平方)
美國內需市場炙熱,但經濟體過度仰賴終端消費,從拜登時期消費占比從66.8上升至今68.1,反而讓國外持續賺取美國財,整體GDP增長結構過度傾斜,消費的增長處於195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
川普曾公開批評美國人在消費上過度,他鼓勵民眾減少不必要的購買。例如,他以「女孩不需要 30 個洋娃娃,一個或兩個就夠」為例來主張節制消費以支持美國經濟政策。
反倒是住宅投資亦或是非住宅投資,仍遲遲無法站上2000年代水準之上,呈現消費過多、國內投資減少的不對稱經濟結構。這也是該次川普進行對等關稅對各國附加條件就是希望各國回歸美國進行投資,以利美國經濟成長避免空洞化,使投資再度帶動需求而創造美國良性的經濟增長環境。
各國加碼對美國進行投資,但這難以立即性的體現在實體經濟GDP表現,反倒是終端消費的降溫,反倒成為大多市場投資人害怕股市崩盤的主要原因。
綜合上述,美國當前經濟結構雖在消費端呈現歷史高位的繁榮,但過度依賴終端消費,導致投資面與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川普推行製造業再復興與吸引海外資金回流的政策,意在矯正這種「消費過熱、投資不足」的不對稱結構,透過提升國內投資與出口、抑制過度消費與進口,為美國建立更健康、可持續的成長模式。短期而言,消費降溫勢必引發市場擔憂,但若能度過陣痛期,投資拉動的經濟迴圈有望帶來新一輪美國經濟的結構性繁榮。
白銀技術面分析
白銀技術面走勢已跌破小型上升通道,價格走勢轉往橫向震盪。投資人交易思路應由多方轉向中性偏空,當前走勢已下破38.24,關注下方短線支撐37.85。日內倘若下破37.85反彈無力重新站上該外,未來則需要觀察新的下行通道軌跡,留意結構性下跌的可能性。
止損建議:0.5美金。
支撐:37.85
壓力:38.24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分析、研究、價格或其它資料只作一般市場評論,不代表本平台立場,任何流覽人士需自行承擔一切風險,請謹慎操作。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