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ta每日新聞:全球監管機構重新審視加密資產規則
摘要:全球監管機構正在重新評估銀行持有加密資產的資本要求規則。原定于明年生效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加密資產持倉標準,如今因行業迅速演變與政策不匹配而被推遲實施。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英國與歐盟等地均未承諾按期執行,監管者普遍認為應在新形勢下重新審視這一制度。這套標準最初由巴塞爾委員會在2022年底制定,旨在防範加密資產帶來的金融風險。然而,由於要求銀行對無許可加密貨幣持倉計提高達1250%的風險權重,

全球監管機構正在重新評估銀行持有加密資產的資本要求規則。原定于明年生效的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加密資產持倉標準,如今因行業迅速演變與政策不匹配而被推遲實施。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英國與歐盟等地均未承諾按期執行,監管者普遍認為應在新形勢下重新審視這一制度。
這套標準最初由巴塞爾委員會在2022年底制定,旨在防範加密資產帶來的金融風險。然而,由於要求銀行對無許可加密貨幣持倉計提高達1250%的風險權重,該規則被金融機構解讀為一種“勸退信號”,幾乎堵死了銀行進入加密市場的通道。
推動修訂的關鍵力量來自美國。美國監管官員指出,近幾年穩定幣的快速發展已重塑數位資產生態,巴塞爾標準的舊有假設顯然與現實脫節。尤其是在《穩定幣創新法案》出臺後,諸如USDC與USDT等穩定幣的使用範圍急劇擴大,並逐步進入支付體系主流,美國方面認為應賦予這些資產與傳統支付工具相近的監管待遇。
穩定幣的核心特徵在於與法幣或其他資產掛鉤,從而實現價格相對穩定。但按照現行巴塞爾標準,即便是這種風險相對可控的代幣,也被歸類為與比特幣同樣的高風險資產。這種做法忽視了技術結構與應用場景的差異,也抑制了銀行在加密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創新潛力。
目前,部分國家支援美國的改革主張,主張在標準正式實施前展開充分審議;而歐洲央行則傾向於先執行既定框架,待市場運行一段時間後再考慮調整。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