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08月28日,美國7月耐用品訂單整體下降,但剔除運輸後的核心投資表現超預期;日本因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供給收縮,正面臨工資持續上漲與勞動力緊缺的結構性挑戰。美元兌日圓匯率對於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和投資者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亞洲金融市場。 我們從幾個層面來分析一下:美元位面:美國7月份耐用品訂單環比下降2.8%,總額降至3028億美元,這是過去四個月中的第三次下滑,但好於市場預期的4.0%降
2025年08月28日,美國7月耐用品訂單整體下降,但剔除運輸後的核心投資表現超預期;日本因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力供給收縮,正面臨工資持續上漲與勞動力緊缺的結構性挑戰。美元兌日圓匯率對於全球經濟、金融市場和投資者都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亞洲金融市場。 我們從幾個層面來分析一下:
美元位面:美國7月份耐用品訂單環比下降2.8%,總額降至3028億美元,這是過去四個月中的第三次下滑,但好於市場預期的4.0%降幅。運輸設備是主要拖累,環比大幅下挫9.7%,至1017億美元;若剔除國防相關專案,整體訂單也減少2.5%,降至2845億美元。不過,從更能反映企業真實投資動向的核心數據來看,情況並未那麼悲觀。扣除波動性較大的運輸行業後,訂單反而環比增長1.1%,至2011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0.3%增幅。儘管數據偏弱,但基礎性的商業投資依舊保持穩定,減輕了外界對製造業陷入全面衰退的擔憂。
日圓位面:日本央行行長上田和夫在傑克遜霍爾研討會上表示,勞動力短缺已成為日本“最為緊迫的經濟挑戰之一”。他指出,以往主要出現在大型企業的薪資上漲,如今正逐漸擴散至中小企業。上田強調,若不遭遇嚴重的需求下行衝擊,日本勞動力市場將維持緊張局面,並持續推動工資走高。他將這一趨勢歸因於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人口結構變化,導致勞動力供給長期收縮,進一步加劇工資上漲壓力。在他看來,這種結構性轉變迫使經濟供給側加快調整,包括提升勞動參與率、促進勞動力流動性以及推動資本對勞動的替代應用。
技術分析:從技術圖形來看,美元兌日元走勢維持中性整理格局。在下行方向上,如果146.20的支撐位被跌穿,有可能延續自150.90以來的下跌走勢,這也意味著自139.87啟動的反彈階段已經結束;若價格進一步跌破142.67支撐,將更清晰地確認這一看跌信號。相反,若匯價突破148.76阻力位,則走勢轉為上行,有機會再次挑戰150.90的高點。
美元兌日圓匯率受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經濟資料、貨幣政策、全球事件和技術分析。交易者需密切注意這些因素,並優化自己的決策。 同時提醒所有交易者,外匯市場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匯率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