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聯儲的經濟增長追蹤者指出,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亞特蘭大聯儲的 GDPNow 指標顯示第二季度為負 2.1%。再加上第一季度下降 1.6%,這符合衰退的技術定義。
美聯儲的經濟增長追蹤者指出,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增加。大多數華爾街經濟學家一直指出,未來出現負增長的可能性會增加,但他們認為至少要到 2023 年才會出現。
然而,亞特蘭大聯儲實時跟蹤經濟數據並不斷調整的 GDPNow指標顯示,第二季度產出將收縮 2.1%。再加上第一季度下降 1.6%,這符合衰退的技術定義。
該跟蹤器從 6 月 27 日的 0.3% 增長的最新估計值大幅下降。本周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支出和經通脹調整後的國內投資進一步疲軟,促使 4 月至 6 月期間的降幅為負值。
本季度的一大變化是利率上升。為遏製通脹飆升,美聯儲自 3 月以來已將基準借款利率提高了 1.5 個百分點,今年剩余時間甚至可能到 2023 年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漲幅。美聯儲官員對他們能夠在不使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控製通脹表示樂觀。然而,本周早些時候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降低通脹是現在最重要的工作。
在近期歐盟舉行的一次小組討論中,鮑威爾被問及貨幣政策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應對飆升的生活成本。鮑威爾表示:「我們完全理解和理解人們在應對更高的通貨膨脹時所經歷的痛苦,我們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工具和使用它們的決心,我們致力於並將在將通脹率降至 2%。這個過程很可能會帶來一些痛苦,但更嚴重的痛苦將是未能解決這種高通脹並讓它變得持久。」
這是否會演變成衰退尚不得而知。經濟衰退和擴張的官方仲裁機構國家經濟研究局指出,連續兩個季度的負增長並不是宣布衰退的必要條件。然而,自二戰以來,美國從未出現過連續幾個季度收縮且不陷入衰退的情況。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跟蹤器可能會隨著每次數據發布而波動和波動。
但是,DataTrek Research 的聯合創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 (Nicholas Colas) 指出,隨著季度的進行,GDPNow 模型會變得更加準確。「該模型的長期跟蹤記錄非常好,自 2011 年亞特蘭大聯儲首次開始運行該模型以來,其平均誤差僅為 -0.3 點。從 2011 年到 2019 年(不包括大流行帶來的經濟波動),其跟蹤誤差平均為零。」並進一步指出,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註意到增長前景放緩,在過去兩周大幅下跌。Colas 補充說:「股票並沒有從最近的收益率下降中得到安慰,因為他們看到了 GDPNow 數據中描述的相同問題:美國經濟正在迅速降溫。」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報告,數據的急劇下降表明,繼 2022 年第一季度的 1 月至 3 月收縮 1.6% 之後,全球最大經濟體今年 4 月至 6 月可能出現收縮。《金融時報》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全球市場倡議於 6 月 13 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8% 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將在 2023 年上半年陷入衰退,而 30% 的受訪者預計這可能會在明年下半年發生。標普全球評級近期表示,各國央行大幅加息和持續高通脹預計將推動美國和歐洲明年陷入衰退。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全球STP/ECN模式經紀商CXM Group近日宣布,已進一步鞏固其在拉丁美洲的市場版圖。根據官方發布,該公司不僅深化當地營運基礎,更於2025年橫掃四項拉美地區金融業大獎,包含厄瓜多、哥倫比亞、秘魯與智利等地的博覽會肯定,顯示其區域影響力日益提升。
日前美國法院認定關稅非法,導致美國與各國的貿易關係陷入漫長的拉鋸戰,許多投資人因此趁此機會布局外匯市場,期望把握行情獲利。最近不少用戶都透過外匯天眼查詢平台,其中多數都想了解IFC Markets艾福璽在台灣發展的情況與評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析這外匯券商。
有人問,主觀交易最大的難點是人性,那麼我們採用量化自動化交易豈不是就可以避開人性了嗎?他準備放棄之前的主觀交易模式,而進軍量化。但無論你是主觀,還是量化,做交易,我們永遠都避開不了人性。
不少投資人之所以參與外匯市場,是為了對沖風險、布局全球,讓資產快速增長。然而,許多人往往專注於磨練交易技術與行情判斷力,因而忽略了來自黑平台的詐騙風險。最近,外匯天眼注意到AMP Futures這家券商存在極大的安全疑慮,以下是我們的查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