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做空做多操作?外匯交易做空做多有哪些技巧?
摘要: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炒外匯可以進行雙向交易,無論做多還是做空都可以獲得盈利。炒股票的話,只能單向獲利。那麽什麽是做空,怎麽樣通過做空賺錢呢?
如何進行做空和做多操作?
1.準備多、還是空?看5分鐘態勢
2.入場點的選擇:耐心等待市場給你一個驚喜的入場點,並得到順勢的驗證
3.在盈利的基礎上,耐心等待到出場點的到來,等待市場給你目標盈利點位
4.態勢走得不符合預期,虧損走人
5.追求下單的準確率:80%以上,因為大部分時間不是單邊或反轉,所以80%以上的準確率是可行的
6.機械性地下單,多做多賺,少做少賺或不賺,不做不賺,不賺就是虧(每天的每次符合期望的態勢出現,就必須做,先強迫後自然)
如果能預知未來,那麽交易就是人人都會的了,如何預知未來?關註離未來最近的點:現在!所以,沒有所謂中長線和短線,中長線都是好的入場點的短線走出來的。
7.耐心黑框內的等待機會出現,機會是等出來的,機會來了,會感到驚喜,這是判斷機會的標準
8.黑框內逢低買入,走到相對高位及走人(每次機會都要抓住,增加盈利和抗虧損能力)
9.綠色框內,逢低買入,虧損一筆則停止交易,耐心等待下一次機會。
外匯交易做空和做多有哪些技巧?
外匯市場和股票市場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炒外匯可以進行雙向交易,無論做多還是做空都可以獲得盈利。炒股票的話,只能單向獲利。那麽什麽是做空,怎麽樣通過做空賺錢呢?
我們可以舉例來說明這個問題,假如說當前的匯價是1000美元,投資人來進行分析的時候預計匯價會產生下跌的行情,那麽我們就可以在匯價為100的時候買跌,之後當匯價跌至950的時候,投資人就可以盈利了,數額為50點,外匯交易的時候,一手交易的利潤是100美金賺取50的點差,就是說此次交易的總利潤是5000美元。
為什麽做空也能賺錢呢?我們同樣來舉例說明一下,假如投資人現在是一家米店的老板,這時你認為在近一段時間內米價會下跌,所以投資人就先找同行借了10噸的米,然後把這些借來的米以當前的米價來賣掉,一段時間後,米價下跌了,然後你再以現在的米價買進大米還給朋友,這樣的話投資人不僅會賺到錢,而且原先的米還還給朋友了,外匯做空和這種情況差不多。投資者在通過做空賺錢的時候,就相當於我們上個例子中的米店的老板。
作為一個外匯投資者,有什麽可以掌握的外匯做空技巧呢?巨匯ggfx導師就為大家介紹兩種可以做空的情況
看K線組合形態做空:
K線的形態有很多種。一般情況下,若出現W型底部形態或多重底部形態、V型反轉形態時,即是做多信號。相反,若出現M型頭部形態時,即是做空信號。
在上升趨勢中的烏雲蓋頂、看跌吞沒、吊頸線等等,或者下跌趨勢中出現黑三兵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經典的後市看跌信號。投資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適合的場位進行做空。
看技術指標做空:
當陽線第一次上穿布林線上軌時,後面遇到第一根陰線即可做空,這時候可以先小倉位嘗試或者觀察。如果下一根k線繼續上穿布林線上軌,就要繼續觀察,直到第一根陰線出現才做空,這時候的操作必須要穩而且準。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相關閱讀

《對話評委:天眼獎幕後》 | Hantec Financial的首席經驗長Simon So
本集嘉賓 Simon So是Hantec Financial的首席經驗長,擁有超過15年經驗的資深數位化轉型領導者,擅長在高速成長的環境中推動客戶體驗、行銷策略和卓越運營的創新。在亞太、非洲和中東地區成功擴展多區域業務運營方面擁有卓越的業績。

90%人忽略的資金管理,從凱利公式看投注比例與風險
投資成功和做出頂級交易最大的祕密可能就是資金管理。人們有很多心理上的偏見,以致不能做出好的資金管理。另外也有一些實際的原因比如不理解資金管理或者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做資金管理。以下是關於資金管理的解釋,並且介紹凱利公式。

FinPros遭控惡意滑點、拒不出金,這家交易商是詐騙嗎?監管情況、用戶評價一次看
不久前,宣稱持有塞浦路斯CYSEC直通牌照的FinPros遭投資人曝光以贈金活動吸引入金,但看到用戶獲利後,竟透過滑點與拒絕出金等手段侵占資金。一位外匯天眼用戶表示,自己正當獲利197美元,結果平台以「交易期間偵測到其他用戶違規推盤」為由沒收獲利。

Moneta Markets 透過其英國實體 VIBHS 獲得英國FCA授權。
過去幾個月,Moneta Markets透過其子公司 VIBHS Financial Ltd 獲得英國FCA的授權。該 FCA 牌照的取得,緊接在 Moneta Markets 近期進軍體育贊助領域之後。該券商已與西班牙足球俱樂部馬德里競技簽署區域合作協議。此合作僅限亞太地區,並標誌著 Moneta 首次涉足體育行銷。該公司希望藉由馬競在亞太地區的知名度提升品牌能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