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指出,美国经济正面临一个两难的政策抉择: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迹象,另一方面通胀水平却出现回升。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已陷入“无风险路径可选”的困境——如果继续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下滑风险;而如果为支持就业转而降息,又可能导致通胀难以回落至政策目标。从近期释放的信号来看,鲍威尔似乎更倾向于在通胀管控上承担一定风险。他认为,在今年夏季招聘活动显著放缓之后,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日指出,美国经济正面临一个两难的政策抉择: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迹象,另一方面通胀水平却出现回升。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已陷入“无风险路径可选”的困境——如果继续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可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下滑风险;而如果为支持就业转而降息,又可能导致通胀难以回落至政策目标。
从近期释放的信号来看,鲍威尔似乎更倾向于在通胀管控上承担一定风险。他认为,在今年夏季招聘活动显著放缓之后,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已明显增大。多项前瞻指标显示,美联储很可能在本月底举行的政策会议上实施今年以来的第二次降息。根据9月发布的经济预测摘要,多数官员认为在12月的年内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仍有空间继续降息25个基点。
然而,这一政策路径面临显著约束。有分析指出,如果劳动力市场未出现进一步疲软,美联储的降息空间或将相当有限。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胀长期徘徊在2%的政策目标之上,难以有效回落。
鲍威尔对通胀前景的相对乐观基于两点关键判断:其一,当前实施的关税政策可能仅带来消费者价格的一次性上涨,而非引发持续的多轮涨价效应;其二,劳动力市场走弱将通过薪资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和整体消费支出减速等渠道,抑制消费价格的上涨动力。这一判断也获得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其他成员的普遍认同。
截至目前,新一轮关税政策对价格的实际影响确实比原先预期的更为温和。不仅其对消费物价指数的传导慢于预期,日常商品的价格涨幅也普遍低于模型预测。
然而,核心通胀指标的走势却令人警惕。多项数据显示,通胀向2%政策目标靠拢的进程已陷入停滞。一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核心通胀指标年化增速仍达3.5%。若进一步排除机票、酒店等波动较大的旅行相关项目,该指标的年化增速甚至高达3.9%。这些数据表明,通胀回归目标水平的实际进展可能不如表面看来那么乐观,尚不足以让货币政策制定者放松警惕。
另一个关键担忧在于劳动力市场的演变路径。如果就业市场在此企稳而非继续走弱,将给通胀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近期就业增长放缓的部分原因可能源于劳动力供给收缩,而非企业需求下降,这意味着就业市场的基本面可能比表面数据显示的更为坚韧。
风险在于,劳动力市场的降温程度可能始终不足以让核心通胀顺利回归2%的目标水平。尽管经济衰退通常能有效消除服务业通胀压力,但目前并没有预测显示美国将陷入严重经济收缩。相反,有分析预计明年大部分时间内核心通胀可能持续维持在3%以上,同时失业率将从目前的4.3%温和上升至4.8%。
令政策制定者稍感安慰的是,目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长期通胀预期仍处于良好锚定状态,这表明公众对美联储最终控制通胀的能力仍保持信心。但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信心能持续多久。疫情后的通胀飙升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联储的公信力——距离通胀最后一次稳定在2%目标附近已有约五年时间。
部分现任美联储官员也表达了类似关切。有理事指出,如果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让通胀回归目标,那么这一过程显然过长,这种可能性将影响其对适宜货币政策立场的判断。多位地区联储主席也加入了呼吁警惕过度降息的行列。
即便在主张更宽松政策的官员中,也有观点认为通胀在未来一年半内都难以达到2%的目标。这种共识凸显了政策平衡的难度。
维护价格稳定的公信力至关重要。一旦公众对通胀回归目标的信心动摇,人们将基于“通胀持续高位”的预期做出决策,这将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让通胀回归目标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在当前这个关键节点,美联储需要在支持就业和确保通胀回归目标之间找到极其精细的平衡,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带来长期代价。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