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显示,全球石油市场正逐步滑向罕见的供过于求格局,过剩原油甚至开始在远洋油轮上积压,显示供需失衡程度或远超此前想象。随着中东出口激增,海上运输量攀至多年高位,各大石油枢纽的库存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显著上升。IEA警告,若当前趋势持续,油价或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内累计下挫约15%。分析人士指出,价格疲软反映市场对未来需求的担忧加剧,而海上储油现象则意味着供应端压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显示,全球石油市场正逐步滑向罕见的供过于求格局,过剩原油甚至开始在远洋油轮上积压,显示供需失衡程度或远超此前想象。随着中东出口激增,海上运输量攀至多年高位,各大石油枢纽的库存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显著上升。IEA警告,若当前趋势持续,油价或将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布伦特原油期货年内累计下挫约15%。分析人士指出,价格疲软反映市场对未来需求的担忧加剧,而海上储油现象则意味着供应端压力短期难以缓解。大量船运原油在海上“滞留”,不仅增加储存成本,也预示后续供应可能集中涌入陆地市场,对价格形成二次冲击。
IEA在报告中将2026年的全球供应过剩预估上调至每日约400万桶,创历史纪录,较上月预测增加约18%。报告指出,OPEC+成员国正在恢复此前削减的产量,而来自美洲与其他非OPEC产油国的竞争性供应也在同步扩张。该机构表示,随着生产国为维持财政收入而加快出口,产能释放的速度已超过需求恢复的步伐。
需求端的动能也出现降温迹象。IEA略微下调了今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预期,称主要经济体制造业疲软、运输燃料消费趋缓。尽管年初库存增加速度高达每日190万桶,但由于部分炼油厂和贸易商出于避险目的大量采购,短期内油价跌幅一度受限。
IEA认为,石油市场将面临“三重挤压”:OPEC+产量回升、非OPEC供应激增以及需求增长放缓。这一组合效应可能令2026年成为全球石油史上供应过剩最严重的一年。
(请注意:Moneta Markets信息目前仅针对非中国大陆区域的华文投资机构和个人,且仅提供参考价值,不具备任何现实层面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