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RCBroker独家财报精彩导读:■ 自7月以来美元贬值走势暂告一段落,近期胶着感主要源于三大美元贬值因素的平。■ 金融市场虽有美元重启升值趋势的预期,但笔者认为未来美元贬值因素将再度显现。美元汇率的胶着感正在加剧。美元指数自今年1月13日创下年初高点(109.756)后,一路走低至7月1日低点(96.377)。其间,推动美元走弱的主要因素包括:(1)秋季之后的美国降息预期;(2)围绕美国联邦储
PRCBroker独家财报精彩导读:
■ 自7月以来美元贬值走势暂告一段落,近期胶着感主要源于三大美元贬值因素的平。
■ 金融市场虽有美元重启升值趋势的预期,但笔者认为未来美元贬值因素将再度显现。
美元汇率的胶着感正在加剧。美元指数自今年1月13日创下年初高点(109.756)后,一路走低至7月1日低点(96.377)。其间,推动美元走弱的主要因素包括:(1)秋季之后的美国降息预期;(2)围绕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RB)独立性的担忧;(3)美国政府政策不确定性。这三大因素在7月趋于缓和,美元一度转为偏强走势,但受8月1日公布的7月美国就业数据影响,美元指数在100.257受阻,截至本稿撰写时,美元指数主要在98台前段附近徘徊。
7月以来美元贬值走势的暂歇,主要与上述(1)-(3)相关:一是从物价指标结果来看,人们对与关税关系不大的服务价格涨幅加速的担忧升温;二是关于解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风波暂告平息;三是针对日本与欧盟(EU)的关税水平基本确定。这些因素成为背景。在此情况下,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部分反映投机资金交易的非商业部门持仓方面,美元对主要8种货币的净持仓在今年6月一度膨胀至18万张以上,但截至8月12日,最低时缩减至约1100张。同时,虽然美联储9月降息的可能性极高,但若劳动力市场的减速未见明显迹象,预计其不会明确表态进一步的降息判断。金融市场上,美元重拾升值趋势的预期依然存在。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美元重启升值的可能性较低,反而更可能在今冬前后,第一段提到的(1)-(3)项美元贬值因素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1)截至7月底,美国进口品平均关税率已升至约18%(耶鲁大学测算),对美国经济的打击预计将逐步累积,因此,美联储的降息立场不会改变。(2)除去美政权解任库克美联储理事的风波外,若年内新任美联储主席人选被提名并获国会批准,围绕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料将再度升温。(3)既然美政府已提出以关税收入弥补减税等财政缺口,对中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谈判压力难以减弱,关税政策相关的不确定性也将持续存在。综上,即便美元兑日元因日元贬值一度升上150日元区间,但要明确突破8月1日高点(150日元91钱)仍属困难之事。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